12月23日,,“科學與中國”院士科普報告會——“健康生活 從齒開始”在我校未央校區(qū)學術報告廳舉行,。陜西省科協(xié)黨組成員、副主席李延潮出席報告會,,黨委副書記,、校長鞏守平致辭。報告會由黨委副書記熊冬梅主持,。
“科學與中國”是由中國科學院學部發(fā)起,,中國科學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xié)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旨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服務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和世界科技強國建設,。在廣大院士的積極響應下已開展活動2000余場,,成為引導科技界和科技工作者強化科普責任、參與社會公益的一面旗幟,。
鞏守平在致詞中代表我校全體師生對趙銥民院士一行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和最誠摯的敬意,。

黨委副書記,、校長鞏守平致詞

黨委副書記熊冬梅主持
趙銥民院士以“健康生活 從齒開始”為主題作科普報告。他表示口腔醫(yī)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中國是口腔醫(yī)學最早的發(fā)源地,口腔醫(yī)學的發(fā)展與經濟發(fā)展密切相關,。趙銥民院士重點介紹了口腔健康對咀嚼功能系統(tǒng)的重要影響,,他講到,影響咀嚼功能的口腔疾病主要有牙體牙髓病,、牙周疾病,、牙列不齊、牙列缺損和缺失,、口腔黏膜病和口腔頜面部腫瘤,。口腔健康不僅影響咀嚼功能,,對全身健康也有影響,。口腔疾病可引起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吸入性肺炎、神經內科疾病和糖尿病等,,口腔健康還對社交形象造成影響,。他強調,保護口腔健康有五點秘訣,,一是日常保健,。要正確刷牙,正確使用牙線和漱口液,。二是定期潔牙,。也即洗牙——利用超聲波高頻振動來清理牙垢,可以去除牙石,、菌斑,、色斑等。建議每年至少做一次牙齒潔治,。三是及時補牙,。小的淺齲可及時填補或直接拋光,現代口腔醫(yī)療技術和材料完全能滿足各類補牙需求,。四是及時鑲牙,。要及早修復缺失牙,以防帶來繼發(fā)問題,。五是正畸治療,。對于生長發(fā)育完成后的牙頜畸形,選用各種矯治器正畸治療,嚴重畸形者需手術和正畸聯合,。未成年人可以矯正,,成年人同樣可以矯正。

趙銥民院士作科普報告
在交流與互動環(huán)節(jié),,趙銥民院士對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師生均對他始終堅守至精至誠的醫(yī)者信條,用精湛醫(yī)術和高尚醫(yī)德于方寸口腔內譜寫熠熠生輝的大醫(yī)華章表示真摯敬佩,。這場科普報告會,,如知識火種,點燃我校師生探索口腔醫(yī)學熱情,,更似健康航標,,指引未來醫(yī)護人員重視口腔健康、傳遞科普力量,,助力全民邁向口腔健康之路,。


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
(供圖:黨委宣傳部 審核:茍興春)